从“一片叶子”到“林间百草”
发布人: 芳茗茶业 发布时间: 2025/9/4 已阅读: 17 次
点头镇九峰山林场的夏日清晨,总裹着一层湿漉漉的雾气。一处向阳的山坡上,层层叠叠的茶树依着山势铺展,而在山坳的向阴处,黄精在高大乔木绿荫下正舒展着翠绿枝叶,享受着天然“空调房”,无需与茶树争夺阳光,各自在最适合的微环境里繁衍生息。

林场负责人、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芳养弯腰其间,轻拂黄精厚实的叶片,又捻起一撮泥土搓了搓,“茶药共生”的试验田显露出人与土地对话的真实肌理。
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、福建省著名商标、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指定用茶供应商……叶芳养与茶打交道,始于1989年,多年来,他将福鼎白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
按理说,守着这座“金山”,叶芳养大可高枕无忧。
然而,市场的风浪从未平息,竞争也日趋激烈。如何让这座“金山”生出更多的“金子”?如何突破单一产业瓶颈,在绿水青山间寻找更广阔的价值空间?这是萦绕在许多像叶芳养这样的福鼎茶企心头的课题。
2017年,叶芳养承包了九峰山800亩林地做林下经济,“做,就要做有机的!”这是他经营茶叶多年恪守的铁律,如今延伸到了林下。
目标人群也很清晰——那些信赖他有机茶的城市高净值客户,尤其是关注健康养生的人群。他敏锐地察觉到,随着国家倡导中医药,以及都市生活节奏加快、健康意识提升,灵芝、铁皮石斛等药食同源产品需求激增。
为了印证想法,叶芳养专程跑了趟上海。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,他看到不少精致的女白领,晚餐刻意减少碳水摄入,转而寻找营养丰富、低脂饱腹的天然食材。“黄精,‘仙人余粮’,补气养阴,健脾润肺,正对路。”
叶芳养心里有了底。那些追求有机生活方式的茶客们,对同样出自高山、有机种植的黄精等林下产品,天然有着信任和兴趣。这“药食同源”的理念,成了连接新旧产业的天然纽带。
思路清晰,行动便有了方向。九峰山的生态禀赋,本就是天然的林茶(药)共生之所。叶芳养带领团队,将经营有机茶的经验平移到林下——坚持生态种植,杜绝化学药剂,维护土壤活力。
遇到技术难题,比如突然发现某片林下土壤的酸碱度不太对劲,影响黄精生长,他立刻请来市林业局的专家“把脉开方”,调整方案。
阳光、雨露、空间,在这片山场上得到了立体的分配与利用。企业成熟的“种植—加工—研发—营销”产业链条,也为未来的林下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后盾。
站在九峰山的茶园里,记者脚下是茶树与黄精共生的土地,眼前是绵延的青山和缭绕的云雾。叶芳养,这位在九峰山深耕了数十年的“老茶人”,完成了从“一片叶子”到“林间百草”的认知跃升与产业延伸。他脚下的土地,承载着过往的茶香,也孕育着未来的药香,共同指向一条更可持续、更具价值的生态致富路。